行业资讯
学《奋斗》打造你的心碎乌托邦
2009-08-16 11:11  浏览:814
《奋斗》很火,一夜之间,让80后们都用米莱的口吻措辞,用杨晓芸的体例熬煎老公,还空虚某天能像陆涛那样挣钱。剧中的“心碎乌托邦”更是如统一道闪电,划破了传统居家理念的漫空。LOFT,这个词曾经是多么遥遥,而今天,它居然可以成为我们生涯的一部门,不成思议的同时,也让许多暖衷艺术和个性的人们捋臂张拳。   LOFT英文原意是指“在屋顶之下、存放器材的阁楼”,说得更直白一点儿就是“仓库”。但此刻所谓LOFT所指称的是那些“由旧工场或旧仓库革新而成的,少有内墙距离的高挑开敞空间”,这个寄义降生于纽约SOHO区。



  那时,艺术家与设计师们操作销毁的工业厂房,从平分隔出栖身、工作、社交、娱乐、保藏等各类空间,在空前的厂房里,他们机关各类生涯体例,创作行为艺术,或者办作品铺。他们把一层临街的房间革新成商铺,出售自己的作品。因为没有多余的钱去装修如斯巨年夜的房间,于是这种工业建筑自己的特征被充实地裸露在外面,与橱窗和商品之间发生了巨年夜的视觉反差,这种视觉矛盾发生了令人好奇的下场。   因为个性、前卫,这些厂房备受年青人追捧。在上世纪90年月去后,LOFT在许多国家都起头成为一种艺术时尚。 在中国,北京的798艺术区,昆明的创库,上海的田子坊、M50,杭州的LOFT49等都是有名的LOFT艺术区,让众多的前卫艺术青年趋之若鹜。   那么成都呢,这座艺术意识强烈,在时尚方面从来不甘人后的城市,是否还没有一个区域可以安放青年们的LOFT胡想。当然不是,7月仲夏,当笔者在摇曳的烛光和曼妙的音乐中微醺,关于LOFT生涯的点点滴滴在脑海中逐渐成型,就在温江,不起眼的花木生意中心,竟有这样一处地址。做室内设计师的主人用不多的房钱租下一座300余平米的三层小楼,将自己的工作室,铺示厅以及起居室一一铺呈,竟然是那样妙不成言。不需要太多的钱,也不需要路途奔波。要的,只是你对生涯的暖情,只要愿意,你也可以拥有这样的生涯, 就在成都,拥有属于你自己的LO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