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视:虽然和现在的平面等离子彩电没办法比,但那可是彩信电视的第一批拉幕式彩电哦。而且,我觉得,如果不是数字电视节目,老式电视和现在的平面电视没什么大的视觉区别。因此,我一点不嫌弃它,呵呵~

影碟机:现在都用DVD机了,我这还是VCD呢。这是当年VCD机器向DVD机器转型前的产品,号称“超级VCD”,而且我这还是三碟连放的呢,哈哈,就是可以同时放三张VCD碟片。

卡纸画:这种画种是画类的新的装裱方式,跳出了传统的装裱方法,给居室及字画带来了新的概念,现在已经普及了,不过那时刚刚兴起,我就是当年卡纸画的发起人之一,不过现在已经不做这行业喽。这副画之所以摆在这是因为画的临摹作者是我老婆,呵呵~

树雕:这是我亲手雕刻的一个树雕,想当年我可是用了接近半个月的业余时间来制作的,考虑造型、颜色、形态等。我当时想雕的是鹿头,可雕完朋友们非说是羊头,气死我了!看出是用什么颜料上的色吗?告诉你,是... ...棕色鞋油,哈哈~

葫芦:这是有一年参加展会碰到了齐齐哈尔的“葫芦王”,谈得投机,老先生送我的。经老先生处理过的葫芦,不但内部无籽而且还颜色鲜艳常年不变,同时也不开裂。我当年想用它装酒,结果几瓶白酒装进去都装不满,太能装了!而且还特别容易吸收酒,时间一长就会被葫芦吸收进葫芦壁内而再倒不出酒,不过也好,你再倒进去水就会和被吸收的酒稀释成酒了,嘿嘿。

壁炉:我很欣赏西方那种轻裘、美女、壁炉、美酒的生活,不过楼房不可能让我弄个真壁炉,也不可能点火烧柴,而且商场当年卖的仿真壁炉我也消费不起,于是参照国外的画册再加上自己的想法让木匠打造了一个 :) 看到里面那火了吗?那不是真的火,是我拍的一副照片,哈哈~~`

画架:在我年轻的时候,差一点就从事艺术行业了,因为家中有好几位长辈都是从事美术行业的。不过后来听信了“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语录,改学理工科了,那点美术的底子也都就饭吃了。不过艺术情怀还在,自己做生意后设计了这种木制的简易、便宜的画架,并生产销售,不客气的说,当年哈尔滨的一批艺术家就是从我这画架上开始起步的,哈哈。后来仿冒的太多就不生产了,再后来有了铝合金的易折叠的画架就退出历史舞台了,这个是唯一剩下的留念。

沙发:这个也记不得是我设计的还是我老婆设计的了,反正是自己设计、自己买材料、自己缝制的。简单实用,功能还满多的。可当沙发、躺椅和床,平时或坐或卧的在上面看电视很舒服,如果来了客人,拼组起来就是一张双人床或两张单人床,很方便。




窗帘:这东西没什么说的了,是老婆买的,我没什么研究,只知道要遮光效果好,色彩鲜艳就好~

镜子:这镜子其实是一圆相框加一块玻璃镜子组合在一起的,当年有一厂家费了很多人力、物力、财力生产了一批各种大小的圆的、椭圆的相框,用的是最好的木材,好象不是阼木就是秋子,那木材硬的,钉子都钉不进去!据说当年日本的三八步枪枪托都是这种木材 :) 可惜啊,不适应市场需求~ 当年洗张24寸照片得100元左右,谁也不舍得剪成圆形镶在很贵的圆形相框里(这种圆框也很贵,也是100元左右),而且这一来二去200元就没了,要知道当年的普遍工资才500元左右啊~ 即使有些舍得花钱的,那照片的风格也不见得符合圆形相框... ...于是,产品滞销...于是放在我这求我帮忙处理...后来...干脆送给我了 :) 后来我给装上了玻璃镜子,于是几乎当年所有认识我的朋友每家都有我送的镜子 ^_^

书架:书架的内容比较多,也含有我太多的回忆和故事,我将单独介绍,介时希望大家捧场哦~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