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中有一种吃的文化,可以说是源远流长。相信我们每个人的身边都曾遇见过对吃特别有研究的朋友,就如同金庸笔下的黄蓉一样善于吃食。我对吃也有一定的研究,但不成体系,也不擅长做什么大菜,都是自己喜欢吃的家常小菜。
我的饮食倾向是很偏执的,我最喜欢吃的是母亲从小做到大的那些家常菜。对于老婆喜欢吃的肯得基是嗤之以鼻毫不欣赏,认为汉堡绝对没有大饼卷土豆丝好吃。对于洋酒也觉得没军工白(哈尔滨的地方白酒)和二锅头好喝,每次路过比萨饼店看见那排队等桌的男女都奇怪,那玩意能好吃吗?长这么大还从没动过进去尝一尝的念头,到现在也不知道比萨是什么味道,呵呵~
不过,我虽然对西方的饮食有偏见,但我对西方的厨房却很感冒,尤其喜欢西式那宽敞明亮的敞开式厨房,所以我的厨房开始就定位为敞开式。不但那时候,就是现在也有很多人对敞开式厨房怀有疑虑,其实大可不必要。我在当初也考虑过这问题,也怕油烟窜的满屋都是,但几经考虑后认为可以通过不用普通豆油用色拉油,将抽油烟机降低高度的办法来解决。后来证明这想法是正确的,没有出现想像中的担心。现在色拉油已经普遍食用了,价格也没当年那么昂贵了,抽油烟机有了更强劲的侧吸式,这些也就更为喜好敞开式厨房的朋友提供了条件。



我家厨房其实并不大,但一旦敞开后却显得很明亮宽敞。为了增加美观性和实用性,我还特意设计并制作了一个小吧台,是我厨房设计中的一个骄傲,这吧台有如下好处:
1、洋气,虽然没酒吧的吧台高,但形似;
2、增加了橱柜的台面面积,否则我家的厨房操作平面太少,一旦多做几个菜都没处摆放;
3、实用,设计上正好将其下部设计成微波炉大小,避免了微波炉占用平面空间;
4、方便,有时候吃个早餐或临时吃几口,在吧台上吃就可以了,而不必动用饭卓。


我家橱柜的结构布局完全出于我自己的设计,呵呵,现在有个好听的名叫DIY。从结构到颜色再到尺寸都含有我的心血,那时候好像还没普及整体厨房的概念,而且整体厨房也太贵,于是自我动手丰衣足食。橱柜的箱体板采用的是双面板,因为怕双面板里的刨花板吃不住合叶,于是柜门用的是大芯板,然后在其表面贴防火板。所有板材的切割处用PVC封边条手工封的边,封边胶用的就是“粘得牢”胶。10年过去了,现在当时封的那封边条几乎都开裂或掉了,这既证明了手工封边不结实长久,同时也证明了以含甲醛为主的胶,当内部甲醛散发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是会失去粘性而开裂的,更证明了甲醛的挥发是随时随地和长久的,开窗通风来散尽甲醛污染是不可能的。

继续说我家的橱柜,我家橱柜因为板材上没什么特点,而且即没什么造型也没什么漂亮的门板,因此我在颜色上略加调整。因为我认为橱柜本就是会经常摆放各种锅碗瓢盆的场所,因此其主体不能太艳丽或者色彩过多,否则视觉效果会更乱。但也不能和我其他空间一样大量使用白色,毕竟还是油烟多一些,我可不想麻烦自己总去打扫卫生。于是我最后定为蓝灰间隔色为橱柜面板的颜色,也是是用大面积的蓝色和灰色相穿插构成橱柜的整体色彩。蓝色宁静、灰色稳重,整体互相搭配又显出些灵性和艺术性。

在橱柜的对面,我将暖气包了起来,上面留了一个宽窄不一的平台,即美化了暖气,又增加了厨房台面面积,可以摆放很多东西,同时也和橱柜互相呼应成为整体。

我始终认为整体厨房重在“整体”,体现在厨房内所有设施的有机合理摆放使用上。看,这是吊在橱柜上部的消毒柜,即可消毒平时又可当碗柜,一举两得。我比较奇怪的是现在在北京我很少看到有家庭使用消毒柜,我觉得这东西是厨房应该必备的,即使您家中不常来客人,定期消毒碗筷也是必要的,因为很多病菌或者细菌是不能通过洗刷来祛除的。

请让我在这里深刻悼念我曾十分不喜欢的“肥肥”(沈殿霞),我家用的就是“肥肥”当年做广告的华光抽油烟机,吸力大噪音小,就是清洗油渍比较费劲。不过用了10年了,在没拆洗的情况下运转良好我还是很满意的,虽然样子蠢点 :)


这是燃气热水器,当年电热水器还未完全成熟,报纸上经常报道电死人的事故,没敢用。煤气热水器呢也经常有报道漏气毒死人的事件,不过那时候已经有了我目前采用的这种强排废气式热水器,而且是电子打火不用预留火种,所以比较安全可靠,虽然现在看起来很落后,不过在当时是很先进的了。而且这热水器当年还有一卖点就是可以穿墙遥控温度,可使用后我发现,温度完全可以通过冷热水混合随时来调节嘛,遥控什么温度啊?真是一种无用的设计!

这是家用热水壶,自动烧水加温,那时候还没普及喝大桶装的纯净水,喝热水都是用水壶自己烧的,这东西在当时还算比较先进的,不过比较费电。和电热水壶放在一起的是我家的第一台带压力的电饭锅,当时觉得好新奇哦,因为有压力电饭锅闷饭的时间明显缩短而且好吃,不过现在早就普及了 :)

说点我的小发明——厨房毕竟要产生很多垃圾,可垃圾筐放在明处很影响美观,放在橱柜里扔垃圾又不方便,于是我将垃圾桶悬挂在了橱柜水盆下方的柜门上。这里大家能看见,那挂垃圾桶的柜们内部弄得很多油污,没办法,因为当年做橱柜的时候因为怕双面板里的刨花板吃不住合叶,于是柜门用的是大芯板,然后在其表面贴防火板,没考虑到内表面的卫生问题,于是没在内表面贴防火板,这是一失误~

这垃圾筐的安装其实很简单,上部安装了一挂片来挂垃圾筐,下面用两挡片固定垃圾筐防止它左右摆动。那挂片和挡片也不是什么特殊的专用材料,其实就是我当年用来连接橱柜柜体板的两种不同形状的直角连接铁片,现在也有卖的,几角钱一个~


另一发明——就是这挂蓝、拉蓝了,当年的橱柜挂蓝、拉蓝太贵了!虽然看得我很喜欢,但消费不起啊!可我后来发现,凭什么这么贵啊,不就是你将其定位于橱柜内用的嘛,难道从墙上或桌上一挪到橱柜内部就身价百倍?!靠!我自己不会将原来用于墙上或桌子上的挂件挪到橱柜内?!于是我将本该用于卫生间拐角处装杂物的挂蓝用螺丝安装到了橱柜柜门上......

将用于桌子平台上面的装杂物的不锈钢筐连上滑道后做成拉蓝......哈哈~ 虽然没现在橱柜拉蓝那么轻盈并拉动自如,不过贵在价格便宜、结实耐用哦,我都用10年了~


PS:这与橱柜连在一起的不是橱柜,是当年为包内部管子用的,后来又开发出点功能,里面可以放些外套、包包、伞具、羽毛球拍什么的。


还有这好像是特意做的酒柜其实也是用来包管子的,后面全是管子,但包个立柱又觉得不好看,于是前面多探出来点做了个土不土、洋不洋的酒柜。酒柜后面放的是镜子,目的是显得柜子很深而不是很浅,让人没有后面有柱子的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