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销——顾名思义就是促进销售的意思!
商家为什么促销?答案很简单——为了赚钱!
商家为什么节假日爱搞促销?——1、节假日人多;2、那时候的人都是在消费;3、消费的人爱占便宜;4、促销可以增加销量;5、你不搞促销别人搞了就被抢了生意... ...也就这几点了。
促销大致有几种——
1、商场促销:惯例,只要节假日就促销,习惯了。有实力的呢就漫天遍野的打广告,提前预热,同时强制要求商场内业户配合;没实力的呢也在店内做点宣传,搞的象那么回事,业户配合与否靠自觉。
2、商家促销:习惯,就等这几天呢。辛苦好久了,全靠这几天走销量呢,不能放过机会。做好了,够吃半年,安心等下一个节假日的到来。做不好,就没过冬粮了。无论大品牌还是末流产品,都会觉得这是个机会。
3、特品促销:其实一年四季都在搞,无非这几天声大点... ...
好了,本来原理根由上还有很多可探究的,但理论上的东西对消费者来说没价值,属于商业学术探讨,就不细说了,咱就说说消费者如何面对促销!要说的也很多,我就拣几条大致说一下,供您参考。先说说在促销战役中消费者的常见6种死法:
1、累死你
这一般是正规商场的做法,由于被有关部门监管的严,不敢做出任何违规的事情,于是就这方面做文章。常见的是“买***返***购物卷”等,*楼购物、*楼交款、*楼换卷、*楼结算,你不把整个商场转遍了不能完成这一套流程。目的就是让你逛商场,一是增加人气,二是希望你在逛的时候有所消费。
2、烦死你
这一般也是正规商场的做法,常见的是“满***返***购物卷”等。比如满1000返400,你想得到这400那绝对不是件容易的事!那时候,商场拟的产品价格早算计好了,该卖1000的卖999,想买1元钱的凑到那数?不好意思,要么没小件产品,要么小件产品不参加活动。所以你就得买五六百的或七八百的来凑数,凑完发现离2000又只差那么一点,于是又开始凑,于是实现了商场的即定目标:想消费一千的让你消费三千,想消费三千的让你消费一万!
3、骗死你
本该卖300的提价到1000,然后满1000返600,你高兴他更高兴!很多不正规的商场(正规也很多)都这样,有点道德的提前一两个月抬高价格,没道德的当天抬价,然后“挥泪大甩卖”。所以,没提前几个月考察的商品,最好要慎重。
4、绕死你
“原价六千,现价三千”,买完后一送货发现了,这个配件要钱、那个款式加价、运输要钱、上楼要钱、安装要钱...该有的都没有,该包括的都单独收费,最后一算,比正常买原价消费的还多!
5、蒙死你
“原价六百,现价一百”,买吧,买完发现不是残次品就是积压品,那价格也是当初背离市场规律卖不出去的暴利价格。乘促销机会清理库存和积压品是商家惯用手法,一定要小心。还有一种就是“购买后如高于其它商场价格的,15日内可补差价”,等你找到他,会发现即使是颜色不同都不会算同类产品,想补差价?门都没有!
6、恨死你
上当了、受骗了、被忽悠了...于是我们反抗:退!结果发现订单上要么写着特价不可退,要么写着退订请送还完整赠品,可赠品已经被使用或开封了啊!有的是退订请到**处指定地点,一算路程车费和工时费比订金还高。还有的是等你去的时候,要么管事的不在、要么今天没钱、要么还得等某领导签字... ...哦,不好意思,您过了退订时限了。
那么,怎样才能尽可能的避免牺牲在促销战役中呢?下面是我总结的6大指导原则:
1、以平静的心面对喧嚣的促销
你吆喝你的,我看我的,弄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么,然后静下心来慢慢的观察比较,别为场面所渲染而冲动购买。建议最好拉一份需要购买的清单,由主到次依次考察,在全部考察完毕后再看其他,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
2、没在计划中的要转过三圈后再做决定
“一见钟情”只存在于理想的爱情小说里,在购买建材的时候不存在。因为“一见钟情”的基本上都是不适合你的,比如你的初恋,想想有几个是成功的。所以,对于“一见钟情”的产品要转过三圈后再理智考虑是不是适合自己的家,其价位、款式、功能是不是自己真需要的。
3、已考察过的必须用品可以购买或者下订单
很多时候,我们只听过甚至没听过的某某品牌在那促销,而且促销幅度大的惊人,由****价位直降到***价位,或者“折后再打折”、“折后返现金”等等,其诱惑无比巨大。这时候,你要冷静。问问自己,这款产品自己以前考察过吗?了解其以前的真正价位和功效吗?如果了解,可以购买或者下订单;如果没有,不要考虑!因为有很多是提前几天或一个月左右抬高价格,就为今天的促销“挥泪大降价”呢!
“高额让利”其实并不便宜!商场现在做秀的太多,看上去热热闹闹,其实许多商品返现后的价格并不比其他卖场的便宜。有很多朋友反映说,他已经逛了好几家卖场,细想一下发现,大部分返现优惠的家具,卖价明显很高,比如一个普通沙发,款式设计一般,标价却是近5000元,即使是返现2000元后也要3000多元,其他商场像该类餐桌价位都在2000元左右,他难免会觉得是商家实行返现前先提了价。
4、不要只考察一家建材市场,成交价才是王道
一般来说,规模档次高的卖场价格往往偏高。原因很简单,它各方面的成本都比较高,租金、人员、企业运营、市场推广、广告宣传等等的费用都相当高,这一部分费用最终都是要转嫁到消费者头上的。而且,卖场向商家征收各种名目繁多的费用,像进场费、上架费、员工押金、工服费等等,这些费用商家不敢不缴也不得不缴,当然,这些最终还要由消费者来买单。
购买建材最好是先比价,同样的产品,自己多找商家比较一下价格。特别是要比较实际的成交价。千万不要被各种形形式式的优惠和促销搞昏了头。消费者可以自己去卖场实地询价,同样的产品,多比较几家卖场,就可以发现其中的奥秘,就会做到心中有数。
5、就近就方便就习惯考察市场,不要长途跋涉
要按照离自己家近,习惯去,曾经考察过的原则来逛建材市场,不要被广告诱惑而去偏远或偏僻的地方。很多商家在促销时会推出个别特别吸引人的商品,什么特价空调***元...什么1元起拍...放心,这好事一般轮不到你,只是他们招揽人的手段,你去了不是卖没了就是断货了,然后向你推荐其他产品。
消费者不能完全被商家的促销活动所吸引,要明白自己购物的目的。“想买的东西是必需的吗?如果不是,就不用给商家去捧场。”其次,一定要去正规商场购物,因为这些企业还是有章可循的。“再怎么忽悠,都是在国家政策许可的范围内,最多打点擦边球而已,而且正规店都有退货机制和渠道,万一消费者不满意就可以退货。”
6、不要为意外之“财”而破“财”
节假日促销的时候常有喜从天奖,要么中奖了,要么有赠送了。好,我们要仔细处理这些意外之“财”,不要因为意外得到匹马而再花费资金去购买马鞍、马槽、马厩甚至再请个马夫。
切记,如果中了大奖,比如汽车,建议直接折现金,因为这类产品一般都是最低配置,而且没缴纳任何费用的,你想收下这份大奖不再掏钱是不可能的;如果你中了中奖,如冰箱、彩电、空调什么的,那么最好也折现或转卖,因为奖品一般都是根据活动需要而购买的,绝对不是按你家需要而购买的;如果你中了小奖,那么就保存好,要好相关的保修收据,能用上就自己用,用不上就等找个机会送人(应酬谁都有,等于变相省钱了嘛)——总之,建议不要因为获奖而消费,因为那一般都是计划外消费,很容易因计划不周而浪费钱财!